为了有序、有力、有效推进全市财政系统履职尽责工作,孝感市财政局根据《全市财政系统2016年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实施方案》,从五个方面着手,全面强化对全市财政系统履职尽责工作的督促检查,取得初步成效。
一是抓督导重点。围绕省厅阶段性要求和服务政府大局,一直是开展督导工作的原则和出发点。截止目前,已开展了三轮全面督导,除督查工作进度、作风建设、财经纪律外,每次重点还不尽相同。如第一轮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,督导2016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。第二轮采取查台账的方式,了解大数据的比对核查情况,看从中查找了多少问题、及时解决了多少问题。第三轮采取顺藤摸瓜的方式,全面了解今年防汛救灾资金的筹措、整合、拨付、使用及管理情况。
二是抓督导形式。注重发挥各方优势,形成立体督导是提升督导效应的一个重要手段。通过3轮市局领导带队调研督导、9件督导组挂号督办、15人次政风督察员随机督查、第三方机构明察暗访、受理5件投诉举报快速督查等多种形式的督导,实现了不间断、全覆盖督导,促使全系统财政干部职工在岗履责、在岗尽责、在岗担责。
三是抓问题清单。发现问题是提升督导质量的基础。对于督导中发现的问题,经过认真梳理,建立台账,制成包括涉及单位、问题描述、整改措施、整改期限等内容的问题清单。截止目前,全市财政系统已生成见人见事的六大类、52项问题清单,使整改有了针对性,使追责有了依据性。
四是抓追责问责。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是督导的关键。对督导发现的突出问题,市财政局通过制发《履职尽责督办函》,要求相关县市区财政局进行调查处理,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查处结果上报市局履职尽责办。目前,已对有关县市区财政局制发了7份《履职尽责督办函》,均已整改处理到位。
五是抓长效机制。顶层设计是督导的重要目的和要求。针对存在的体制不顺、机制不灵、制度缺失等问题,各地按照新《预算法》、财务会计制度及有关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,举办了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政策业务培训班、财政知识宣传周活动,印发了《营改增手册》、《三资监管手册》、《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解读》,修订和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,启动了财政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活动,解决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”问题,打造履职尽责的长效机制。